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(新闻联播):昔日,“铁人”队伍踏荒原、扛钻机;如今,在大庆打造的数字化油田里,运维工程师轻点鼠标便可精准操控。奋斗的姿态在变,但自主创新、跨界攻坚的精神始终延续。系列报道《我与祖国共成长》,今天走进大庆油田采油三厂数字化运维中心,看石油产业工人在数字浪潮中的匠心传承。
刘可夫,今年46岁,他常说,他们这一代人,是大庆油田承前启后的关键一代,既承接着老一辈石油人的薪火,也激发着新一代石油人的创新突破。
数字化运维,相当于给油井安上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工人们不用到现场测量,就能在控制中心看到井口的温度、压力数据。这样的变化,是刘可夫的师傅梁成那一辈人,当年想都不敢想的。
巡井路上的铁脚板,被仿真间里的开关按钮取代,变的是一日千里的效率,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初心。一次,为了让采油井根据地下油况变化做到精准采集,老中青三代开始了合力攻坚。
参数的问题刚解决,新问题就接踵而至:设备检修一停电,变频器参数就会丢失。刘可夫和他的徒弟王鹏,一起攻克了这道难关。
师徒三代人齐心协力,让这个团队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,累计为油田节约生产成本超千万元。他们带着铁人精神传承,接力奋斗,为祖国“加油争气”。